昌黎葡萄酒产区报告行业分析

2007-06-25 15:32 热度:

产区概况

  昌黎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位于东经118°45′至119°20′,北纬39°22′至39°48′,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南挟滦河,耕地总面积90万亩。昌黎境内的土壤呈多样性。北部山区的低山、丘陵地带为褐土,粗沙含量大,夹有石砾,疏松,没有明显层次,含钾多。山前平原及铁路沿线为褐土,土层深厚,轻壤质,通透性好。中南部沙地为潮土,土质瘠薄。东部滨海区轻壤质,中性或轻度盐碱。

  昌黎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秋季延续时间长,无霜期长,水热系数小。年总日照时数2809.3小时,为可照时数的63%。大于0℃间日照2137.3小时,大于等于10℃间日照1605.8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126.7千卡/平方厘米,大于等于0℃间总辐射量104.1千卡/平方厘米,大于等于10℃间总辐射量82.5千卡/平方厘米,7~9月辐射量11.9千卡/平方厘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1℃,无霜期186天,大于等于0℃积温4231℃,大于等于10℃积温3814℃。近年气温为升高趋势,近15年每年约平均上升0.3℃以上。绝对最低温度-22.7℃(1987年1月)。年平均降水638.33毫米,近年降水为下降趋势,近15年每年约平均下降4毫米以上。4~9月份,平均温度(TMj)21℃;降水量(P)567毫米;蒸发量(ETP)1183.6毫米;水分平衡(P-ETP)-616.6毫米;≥10℃有效积温1909.8℃。7~9月份(酿酒葡萄采收前3个月)水热系数平均值1.5。

  昌黎地处中纬度地区,境内大气污染源少,透明度高,紫外线辐射强。昌黎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地貌特征、良好的土壤及气象生态条件,非常适宜种植酿酒葡萄。全县70%的行政村,8000农户栽植酿酒葡萄,主栽品种为赤霞珠。另外,品丽珠、梅麓辄、龙眼、霞多丽等也有少量栽植。农民每年从中获利约计5000万元。

  昌黎县现有酿酒葡萄基地5万亩,其中赤霞珠面积3.6万亩。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7500万元。有葡萄酿酒企业37家,其中成品酒企业24家,其中通过QS认证的有33家,葡萄总加工能力140000千升,灌装能力140000千升,从业人数千余人。先后涌现出了“长城”、“越千年”、“地王”、“丘比特”、“茅台”、“朗格斯”等国内外知名品牌。2006年,共销售葡萄酒 7.2万千升,其中成品酒 6万千升,较去年增长20 %,增长点主要集中在华夏和茅台两家企业。原酒销售1.2万千升,较去年略有减少。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利税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 %。

  昌黎葡萄酒产业发展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五年来,新增投资5亿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目前达到26%。

  2000年,昌黎县分别被农业部特产之乡宣传及推荐组委会和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授予“中国干红葡萄酒之乡”、“中国酿酒葡萄之乡”和“中国干红葡萄酒城”。2002年8月,“昌黎葡萄酒”成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3年9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原产地域产品·昌黎葡萄酒》国家强制性标准正式颁布实施。2004年6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批准,华夏、地王、茅台等12家企业,涉及40个产品被获准第一批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2005年12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批准,第二批申报的13家企业,涉及18个产品被获准使用原产地域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2006年6月,昌黎县干红酒酿造业被河北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北省干红酒酿造特色产业基地”,成为第一批“河北省区域特色产业基地”之一。

  同时,昌黎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从事酿酒葡萄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的技术人员有171名,其中拥有中高级职称的51名。

  发展历程

  作为中国第一瓶干红的诞生地,昌黎产区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在昌黎县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与壮大,昌黎县葡萄酒产业发展大体经历了自发、自觉和自律三个发展阶段。

  自发发展阶段(1980年-1996年)。着眼新产品开发,以企业为主体,自我发展,开拓创新。1980年,原昌黎葡萄酒厂(地王集团公司)为提高葡萄酒酿造技术水平,开发名优特新产品,主动请缨承接了国家原轻工部“七五星火计划”高档干红葡萄酒研制开发项目,原轻工部发酵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郭其昌教授亲自主持和指导。为了满足当时对优质葡萄原料的需求,肩负研制中国自己的高档干红葡萄酒重任的原昌黎葡萄酒厂不惜重金,以一美元一株的价格,从法国波尔多地区引进了赤霞珠葡萄苗,创建了昌黎县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片酿造干红葡萄酒的酿酒葡萄基地。历经四年研制开发,1983年,原昌黎葡萄酒厂终于用自己栽种的酿酒葡萄生产出了中国第一瓶干红酒,即“北戴河”牌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一举填补了国内无干红酒的空白,并在1984年国家原轻工部举办的酒类大赛上独占鳌头,夺得金奖,从而奠定了昌黎干红葡萄酒“中国第一红”的历史地位。

  随后,原昌黎葡萄酒厂凭借先发优势,经过广泛招商,于1988年与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法国鹏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700万元,合资兴建了昌黎县第一家三资企业,也是我国第一家专门生产干红葡萄酒的专业公司——华夏葡萄酿酒有限公司。企业以其独特的眼光,在国内率先采取企业补贴并负责技术指导的方式,在十里铺乡耿庄村兴建了200亩酿酒葡萄基地。其生产的“长城”牌干红葡萄酒一经投放市场,就以其优良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先后荣获第29届法国国际评酒会特别奖、第19届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和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选拔赛大奖。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长城”牌干红葡萄酒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还远销法国、意大利和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中国酿酒协会统计,自80年代末至今,国内干红酒出口80%来自昌黎的华夏葡萄酿酒有限公司。一个名优特新产品经过自我积累和发展,孕育了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雏形。

  自觉发展阶段(1997年-2000年)。适应消费需求,以政府为主导,群策群力,扩张规模。在90年代后期,干红葡萄酒凭着其独特的魅力,在众多的葡萄酒中脱颖而出,逐步打破了干白葡萄酒一统天下的格局,并且在国内异乎寻常地火了起来。也是在这个时候,国外葡萄汁、干红葡萄酒瞄准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大量涌入,特别是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干红酒热”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席卷大江南北,国内许多同类企业争上干红酒生产线,许多其他企业纷纷转产干红。昌黎县委、县政府看准时机,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发挥昌黎基础优势,全力建设“干红城”,大力实现规模扩张。通过定规划、建基地、育龙头、强机制、搞服务等措施为昌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律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新世纪初,面对激烈的竞争,以市场为导向,规范运营,打造品牌。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到90年代末期,干红酒市场日趋成熟,品牌的力量凸现,为此,产区发展重点适时转向培育品牌。

  2005年,秦皇岛市将卢龙、抚宁一起行政划分为昌黎葡萄酒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秦皇岛市出于整体发展考虑,鼓励卢龙、抚宁统一加入昌黎原产地保护。

  产区剖析:

  病状一:葡萄品种过分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

  “昌黎产区的葡萄酒喝起来都是一个味儿。”这是昌黎产区企业代表对自己的评价。由于葡萄品种的单一,酿造技术缺乏创新,企业一味跟风,造成了产品同质化严重。除了华夏、朗格斯等少数企业在葡萄品种及种植方面尝试个性化、精细化之外,大部分企业仍是机械化大生产下的“统一模式”。加上龙头企业对赤霞珠的“偏爱”,致使整个产区赤霞珠收购价格普遍高于其他品种,在利益驱使下,农民一片“赤霞珠种植热”。同时由于资金实力等因素,产区内的大多数葡萄酒企业没有自己的葡萄种植基地,因此在原料选择上没有自主权,只能跟着龙头企业“跑”,原料的单一性成为导致该产区产品同质化的重要原因。

  病状二:受地理行政划分的干扰,产区三县缺乏统一管理。

  地理行政的划分造成产区政策的不能统一实施,这一直是困扰着很多产区的重要问题。尤其在昌黎产区内,由于三县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及自身特点,给产业发展造成了更大的困挠。各自为政,造成产区内部发展不平衡,虽然昌黎与卢龙都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最新的“十一五”计划,但之间的不连续性,不利于整个产区的向前发展,而昌黎县已具有成熟的酒类管理部门,但不能针对整个产区进行统一规划。同时,政府管理人员的不稳定性,使当地的产业政策不能长期延续,也给产区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障碍。

  病状三:产区内产品整体质量有待提高。

  昌黎产区虽然孕育出一批国内知名品牌,但由于企业数量多,难免鱼龙混杂,仍存在一定的“傍名牌”现象,尤其是“华夏长城”更是成为很多不法企业“模仿”的对象,在今年糖酒会上,昌黎产区的展示区内竟然出现了五六家“长城”葡萄酒,极大损害了龙头企业的合法利益。

  同时,产区内除了华夏、朗格斯、茅台、香格里拉等几家知名企业在通过严格控制基地原料来控制产品质量外,很多原酒加工企业由于缺少技术、设备等条件,质量不能完全得到保障,进而影响了整个产区质量的提高。

  随着去年“民权事件”及陆续几个产区因质量问题被曝光,昌黎产区近期也加强了对当地葡萄酒企业的整顿工作,连续查封了两家质量不合格的葡萄酒加工企业,昌黎县工商等部门还组织专项小组,加大了整顿力度。产品质量也成为昌黎产区日益关注的问题。

  病状四:人才缺乏,产区发展缺少创新意识。

  昌黎产区有着“四朵金花”之说,这四朵金花分别代表了昌黎产区主流企业的女性技术骨干,她们是华夏的严斌、地王的倪玉英、茅台的高小波、丘比特的王春萍,而这四位女性国家评委又毕业于同一“学校”——河北地王集团。而地王的企业负责人赵世辉在当地又有着“校长”的尊称。这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在昌黎产区的圈子里,大家对彼此都太熟悉”。

  技术人才输出地类似、产品销售市场类似、相同规模企业的生产方式类似,昌黎产区的发展道路上有着太多雷同,致使企业道路越走越窄,最终导致竞争力弱而退出市场。营销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创新的企业经营模式等的缺乏,也不利于产区的长远发展
来源:华夏酒报
声明:1.糖酒网所转载文章系传播信息之需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糖酒网平台的立场,糖酒网亦不表示赞同。 2.糖酒网尊重行业规范,文章注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
酒水招商食品饮料白酒招商红酒招商啤酒招商葡萄酒招商保健酒招商洋酒招商黄酒招商食品招商饮料招商

服务热线 ( 周一至周六 9:00-17:00 )

400-650-1979

  • 糖酒网公众号

  • 手机版糖酒网

  • 糖酒网小程序

采购商服务
找供应商
找产品
发布采购
热门产品
供应商服务
发布产品
查看代理留言
糖酒会
增值服务
VIP会员服务
招商会员服务
展会服务
广告服务
百度爱采购
招商合作
华南 石经理 13817984287
华北 王经理 13661432518
华中 杨经理 18201107935
东北 陈经理 13651852724
西南 章经理 13122701960
西北 曾经理 1365185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