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高粱从粮食变成道具 10-22粮食

2012-10-22 11:40 热度:

当红高粱从粮食变成道具  10-22

新华网福州10月18日报道:(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涂洪长)卅载笔耕少人问,一朝获奖“万人迷”。“莫言”这个“低调”的名字连日来持续高热。隆誉盛名之下,不仅许多与文学半毛钱关系没有的人大吃其“冷猪头肉”,更有来自莫言故乡山东高密的宏伟计划:种植万亩红高粱,投资6.7亿打造旅游带。

“父母官”们对发挥“莫言效应”用心良苦,算盘深远,非常人心智所能及。e哥就是担心:当红高粱还是“粮食”的时候,尚可为乡民果腹、为文学添彩,一旦成为承载官员政绩冲动的沉重“道具”,谁能背得动?

e哥自然知道,虽然贵为“文豪”故里,但高密大地上的高粱杆子绝对比文学爱好者多,这份雄心勃勃的“红高粱”计划,其用意仍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但e哥以为,当下红高粱的审美与象征意义,远超其经济效益,否则也就不会发生老百姓弃种、“血海”成为传说的事情了,地方官员“赔了也要种”的勇气不知从何而来,想过钱袋子,问过庄稼人么?

借作家与文化名人做旅游文章,本无可厚非,但“莫言”分量再重也不可能“法力无边”,围绕“莫言”展开大手笔、高投入的旅游计划,首先得在自己账本上划拉划拉,而不是头脑发热,跟风大炒,“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要想到一次文学奖无力承担一个产业的兴盛,一俟“莫言热”消散,可能所有的投入和付出都成为梦幻泡影。

莫言获奖了,“父母官”们脸上有光,乡亲们也由衷乐呵,但“大题”未必适合“大作”,更怕“胡作”。网友说得好:如果乡亲们都把日子过好了,把孩子教育好了,把村子建设的更美了,乡情更浓了,这就是对莫言的最大祝贺,而如果仅仅是种上几亩红高粱,树几个招牌和广告,我是不会去高密的。

高密大地上摇曳生姿的红高粱已经风光不再,但在莫言的文学世界里,红高粱所蕴含的血气与顽强不会因此而失色。e哥以为,当红高粱从一份“粮食”变为一种“道具”,它所揭示的只是附庸风雅者的矫情和急功近利者的饥饿。

声明:1.糖酒网所转载文章系传播信息之需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糖酒网平台的立场,糖酒网亦不表示赞同。 2.糖酒网尊重行业规范,文章注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
酒水招商食品饮料白酒招商红酒招商啤酒招商葡萄酒招商保健酒招商洋酒招商黄酒招商食品招商饮料招商

服务热线 ( 周一至周六 9:00-17:00 )

400-650-1979

  • 糖酒网公众号

  • 手机版糖酒网

  • 糖酒网小程序

采购商服务
找供应商
找产品
价格行情
热门产品
供应商服务
发布产品
查看代理留言
糖酒会
增值服务
VIP会员服务
招商会员服务
展会服务
广告服务
百度爱采购
招商合作
华南 石经理 13817984287
华北 王经理 13661432518
华中 杨经理 18201107935
东北 陈经理 13651852724
西南 章经理 13122701960
西北 曾经理 1365185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