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力改“谷强米弱”8-2粮食

2010-08-02 14:06 热度:

    湖南力改“谷强米弱”打造湘米产业链

    “湖广熟,天下足”。一直以来,湖南作为全国水稻产量第一大省,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新形势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水稻生产作为一项产业经济,其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湖南的稻米产业存在着谷多米弱、优质稻米中低档多高档少、加工企业多龙头企业带动力弱、原粮供应量大而加工企业需求供应不足的突出矛盾,严重困挠着该省水稻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最近,湖南省召开专门会议,部署转变湘米产业发展方式,实施“湘米产业工程”,力争在优质稻产业化开发上取得明显成效。

    “我们将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铸造出年加工稻米50万吨、销售收入100亿元的‘标志性’湘米企业,全省规模企业年销售到境外的大米600万吨以上,使湖南由全国的稻谷产量第一省变成稻米销量第一省、产业效益第一省。”湖南省农业厅厅长田家贵充满自信地对记者描述了这项工程,“围绕这些目标,我们将突出抓好三个关键实施环节。”

    要抓好优质良种选育这个环节,紧紧抓住品种这个“源头”,下大力气培育市场需求的优质水稻品种。从今年起,湖南省农业厅决定加大优质新良种选育力度,组织8个科研单位联合攻关,按照“先启动后收购”的原则,挤出资金支持育种专家选育优质新品种,对达到目标的,一个品种奖励100万元。

    加强高档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今年,该省农业厅举全厅之力,正着重在43个县(市、区、场)270个乡(镇)建设415万亩基地。“这415万亩不是自给性生产,不是常规性水稻生产,必须品种品质高档化、品种种植区域化、品种栽培无害化、产销对接订单化;6月10日前,全省优质中晚稻种子已基本落实到户,订单已基本签订到户。”该省农业厅粮油处处长李克勤对记者说。

    加强企业培育也成为做强湘米产业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一要支持企业将基地建设好,保障企业所需原料的数量和质量;二要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尽快用先进适用的设备武装企业;三要引导企业进行重组,加强内部改革和管理,建设现代粮商;四要严禁向企业摊派各种不合理费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该省农业厅经反复研究,决定从今年起,从资金、项目、基地、宣传等方面重点全方位扶持10家企业,使之成长为湘米产业的“标志性”企业,成为中国大米行业“重量级”企业。

   

声明:1.糖酒网所转载文章系传播信息之需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糖酒网平台的立场,糖酒网亦不表示赞同。 2.糖酒网尊重行业规范,文章注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
酒水招商食品饮料白酒招商红酒招商啤酒招商葡萄酒招商保健酒招商洋酒招商黄酒招商食品招商饮料招商

服务热线 ( 周一至周六 9:00-17:00 )

400-650-1979

  • 糖酒网公众号

  • 手机版糖酒网

  • 糖酒网小程序

采购商服务
找供应商
找产品
价格行情
热门产品
供应商服务
发布产品
查看代理留言
糖酒会
增值服务
VIP会员服务
招商会员服务
展会服务
广告服务
百度爱采购
招商合作
华南 石经理 13817984287
华北 王经理 13661432518
华中 杨经理 18201107935
东北 陈经理 13651852724
西南 章经理 13122701960
西北 曾经理 1365185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