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茶产业在可持续发展中求突破 12-28茶叶

2012-12-28 17:20 热度:

武夷山茶产业在可持续发展中求突破  12-28

核心提示

  从众多农家小作坊到拥有多家省级龙头企业;从没有品牌到拥有多个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从2006年的总产值9500万元到今年预计可达15.6亿元……武夷山市茶产业近年来日益壮大。

  从2008年起,武夷山市以树立品牌为中心,以建设有机茶园、提高茶叶质量为努力方向,既保护了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又为茶产业发展建立了现代营销体系,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控制面积


  永续发展成共识


  20日,茶农陈波又开始为明年春茶做着准备。

  聊起武夷茶的发展,陈波认为2006年是一个节点。这一年,武夷山市在北京开展了“浪漫武夷·风雅茶韵”推介活动,武夷茶的知名度开始抬升。

  这一年,也是茶山开发热潮的起点。武夷街道一名乡镇干部告诉记者:“茶叶好卖,茶农的思想工作就特别难做。那几年,我干得最多的事情就去拔违规种植的茶苗。”

  “武夷岩茶为何质量上乘、销量好?主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万万破坏不得。”对于开发茶山热,陈波一度感到忧虑。

  这种忧虑,也是武夷山市委市政府的担忧。

  2007年,武夷山市政府提出茶山要“严格审批,适度开发”。

  2008年,发出《关于科学开垦茶园保护生态资源的通告》,划分了适度开垦区和禁止开垦区,整治乱开垦行为。

  今年,又把整治茶山列入创业竞赛绩效考评中,全市茶山、茶园面积控制在了13.8万亩。

  ……

  截至今年11月底,武夷山市完成茶山整治面积11277亩,其中拔除禁开区和限开区违规种植的茶苗6130亩,补植4805亩,开展适开区生态茶园改造5147亩。“我们逐年加大整治力度,不然的话,武夷山现在恐怕遍地是茶山,青山绿水难保。”武夷山市副市长江书华表示。

  控制茶山面积,茶产业还能不能做大?记者日前走访了武夷星、瑞泉、骏德、岩上等知名茶企。

  在武夷星所属的九龙山茶园、九龙窠茶园以及天游景区茶园等核心景区内的茶园基地,记者看到,这里的茶园大量种植了隔离林带,在改善茶园小生态的同时,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今年,武夷星通过茶叶合作社带动了1.5万多户农民共同发展,茶叶种植面积达7500亩,其中有机茶基地1560亩,年产量1200吨,产值近3亿元。

  “我们的目标是到2016年,全市茶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江书华对未来充满信心。


  提升品质


  绿色生态是生命


  武夷山市星村镇,仙界岩茶厂曹墩茶园。一行行绿色茶垄中,众多太阳能智能电网式灭虫器、色板格外显眼。灭虫器中已经有了许多个头较大的害虫,色板上也沾满了大大小小的虫子。“借助科技控制病虫害,不仅不影响茶叶产量,更重要的是不用担心茶叶的质量。”仙界岩茶厂负责人罗云辉说。

  武夷山市茶产业在严格控制茶叶种植面积的情况下取得了发展,其基础是武夷茶价值的提升。而价值的提升,根源在于其绿色生态的品质。

  12月25日,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之一、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刘国英为全市农村茶叶技术员做了一上午的培训,讲授了茶叶栽培管理、加工制作技术。近年来,武夷山坚持每年组织此类的培训。

  2002年,武夷山市在全国率先为单一茶品(武夷岩茶)申请国标,刘国英正是那次标准制定的主要成员。2006年,他又参与制定了武夷岩茶推荐性国家标准。刘国英认为,武夷茶品质优良,有机栽培和卫生加工是关键。“施肥方面,我们推广天然有机肥,用的是油菜饼、豆粕;病虫害防治方面,则推广使用太阳能杀虫灯、黏虫板、矿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每年冬季喷洒一次,然后立即封园,到了次年开春,直接采摘,无残留;加工技艺和设备方面,茶企都按照QS标准来实施和配备。”

  绿色生态已经是武夷山茶企和茶农共同遵循的要求。

  骏德茶厂收购茶青时跟茶农都签订了协议,只收使用绿色有机肥料栽培出的茶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非常敏感,有机、无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不超标,是我们产品的生命线。”公司副总经理梁天雄说。

  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同样注重绿色生态。

  今年采茶季节,记者曾到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的九龙山茶叶生产基地采访,工人们在摊晾刚采摘的茶青时,使用了专门的晒青布,不让一片鲜叶与地面接触。而在此后的杀青、揉捻、烘干,直至拣剔、精制、包装等生产制作过程中,也实现了茶叶全程不落地。

  市里还每年举行诚信茶企业评选、好茶叶评比,促进茶企、茶农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如今的武夷茶,走的是高端市场路线。好生态带来好品质,好品质自然带来好价格,这是良性循环。”江书华说。


  推陈出新


  打造品牌谋突破

  武夷茶价值的提升,还得益于对制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对品牌建设的高度重视。

  武夷山瑞泉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圣辉,是“瑞泉”老字号的第12代掌舵人。黄家从1928年开始储存自家制作的大红袍,从2000年开始,每年存储5000罐。“传统不能丢,我现在每年做约5000公斤茶,其中至少一成是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在坚守传统制作技艺的同时,也是在坚守瑞泉的品牌价值观。”黄圣辉说。

  以前,由于国内红茶市场长期低迷,正山小种以出口为主。2005年,桐木村茶农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作出了“金骏眉”,填补了国内红茶高端市场的空白,大受欢迎。受此影响,国内红茶热逐渐升温。

  除了骏眉系列和传统系列,2008年以来,骏德茶厂自己开发了4个创新品牌,包括金小种、金玫瑰、老枞小种和正山兰韵,以前武夷山只有老枞水仙,现在有了老枞红茶;而正山兰韵是用岩茶制作技艺做出的红茶。在坚持传统与创新品牌建设的指引下,骏德茶厂如今有了13个茶叶品种,年产量5000多公斤,销量稳定增长。

  武夷星和印象大红袍公司合作推出印象系列茶,几年来销路一向不错。把茶叶与文化相结合,就此成了武夷星出奇制胜的武器:茶与佛乐组合成“禅茶乐”、茶与“九曲十八韵”组合成“武夷十八茗枞”、天游大红袍、六曲肉桂、九坪水仙……仅今年就新开发了40多个系列。武夷星茶叶公司总经理李方表示,公司今年销售收入预计同比增长20%以上。

  近年来,武夷山市政府注重加强品牌建设,规范商标使用,严把申请关、原料关、生产关、出厂关、标志关、年审关;同时,武夷山市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对成功申报省级、国家级品牌的企业,在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上予以倾斜,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通过政企合力,武夷茶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武夷山大红袍”和“武夷星”成功申报为中国驰名商标。

  如今,武夷山人更加爱护自己的茶业品牌,更加注重提升茶品牌的档次,更加用心呵护武夷山的生态环境,武夷山市茶产业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声明:1.糖酒网所转载文章系传播信息之需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糖酒网平台的立场,糖酒网亦不表示赞同。 2.糖酒网尊重行业规范,文章注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
酒水招商食品饮料白酒招商红酒招商啤酒招商葡萄酒招商保健酒招商洋酒招商黄酒招商食品招商饮料招商

服务热线 ( 周一至周六 9:00-17:00 )

400-650-1979

  • 糖酒网公众号

  • 手机版糖酒网

  • 糖酒网小程序

采购商服务
找供应商
找产品
价格行情
热门产品
供应商服务
发布产品
查看代理留言
糖酒会
增值服务
VIP会员服务
招商会员服务
展会服务
广告服务
百度爱采购
招商合作
华南 石经理 13817984287
华北 王经理 13661432518
华中 杨经理 18201107935
东北 陈经理 13651852724
西南 章经理 13122701960
西北 曾经理 1365185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