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问题反映在六个方面行业分析

2010-11-29 11:03 热度:

提要: 酒类职能部门每年都在加大对假冒酒类产品的打击力度,可是越查越多。以北京为例,2006年4月的市场检查中,近400户酒类经营企业中有110余户企业存在售假行为;2007年检查了707家企业,查处各类违法企业205家,查处违法案件164起。一边是生产厂家加大防伪投入,一边是造假者在不断“改进”造假技术,假冒酒类产品的造假手段之高明,令生产厂家、执法者和消费者都防不胜防。假冒酒类产品越来越猖獗,主要是由于酒类职法部门的处罚依据缺失和处罚力度不够,不能从根本上抑制造假行为。


  酒类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酒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酒类管理法规的统一制定、完善以及实施依法监管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税收、粮食资源的安全和环境、能耗的治理,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民生等一系列问题。
  我国是酒类商品消费大国,有着6000多年酒文化历史,现拥有饮酒消费者数量高达5亿多人,酒类产品生产和消费都位居世界第一,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资源还是资金、劳动就业还是税收,都是一个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系统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反映在以下六个方面:

毒酒致人死亡的惨剧时有发生

  从1996年云南省曲靖假酒案,导致35人死亡;1998年的山西朔州毒酒案,致使数十人身亡,数百人受伤;到最近的宜昌五峰毒酒事件,造成5人死亡,20多人中毒。十几年来,连续发生数十起震惊全国的毒酒案,让我们看到的是血泪悲剧。这既是对社会良知的拷问,又是对法制社会的挑衅。
  怎么才能有效地为消费者饮酒提供安全和健康保障?责任在于政府的监管。由于政府监管不力,酒类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消费者的一块心病。酒类产品从生产到摆上消费者的餐桌,保障安全需要一把“尚方宝剑”,而且必须是专门的、统一的“尚方宝剑”,管理部门必须给消费者管出一壶“安全酒”。

假冒伪劣酒类产品泛滥

     酒类职能部门每年都在加大对假冒酒类产品的打击力度,可是越查越多。以北京为例,2006年4月的市场检查中,近400户酒类经营企业中有110余户企业存在售假行为;2007年检查了707家企业,查处各类违法企业205家,查处违法案件164起。一边是生产厂家加大防伪投入,一边是造假者在不断“改进”造假技术,假冒酒类产品的造假手段之高明,令生产厂家、执法者和消费者都防不胜防。假冒酒类产品越来越猖獗,主要是由于酒类职法部门的处罚依据缺失和处罚力度不够,不能从根本上抑制造假行为。相比较毒品的高额利润和高危风险,酒类产品造假者根本没有风险可言,往往却获利丰厚,导致造假成风,”假冒名牌“和”假冒畅销酒类产品“大行其道”。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危害了合法酒类企业的合法利益,极大地扰乱了酒类市场秩序。遏制假酒泛滥,从严从重打击酒类产品制假贩假需要一把“利剑”。

酒类生产整体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目前,全国注册的酒类生产企业约3.7万家,其中,规模以上的酒类生产企业屈指可数,而未注册的小酒厂和小作坊还有近4万家。相当一部分技术设备落后的小酒厂,粮耗、能耗要比设备先进的大酒厂高出40%以上,且产品质量低劣。全国酒类生产盲目发展,整体产业结构严重失衡,造成粮食、能源等社会重要资源的极大浪费,并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加上小酒厂、小作坊很难管理,税收流失严重,造成市场混乱,严重影响了酒类行业的良性发展。一方面是小酒厂、小作坊的劣质酒充斥市场,侵权酒、假冒酒泛滥,也是制造假酒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是规模以上的酒厂形成不了规模优势,品牌企业饱受侵权酒、假冒酒之害,企业承担的防伪、打假等的社会成本高居不下。维护行业的良性发展需要政府保驾护航,需要政府依法加强监管。

 

流通秩序混乱、批发环节失控、无证经营普遍

     酒类流通市场经营主体普遍存在“散、乱、小”现象。由于缺乏有效的事前管理机制和酒类市场准入条件要求,许多酒类经营主体不具备相应资格和条件,存在盲目布局、管理混乱、营销手段落后等问题。
  目前,我国从事酒类批发的商户过多过杂,存在大量未经工商部门注册和酒类备案登记的销售“大户”,许多商户唯利是图,谁给的折扣高就销售谁的酒。有的企业还采取虚假广告宣传、低价倾销、哄抬价格、非法促销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有些小酒厂和小作坊采取不记账、少记账、现金购销等种种手段逃避纳税,拿回扣与逃税行为大量存在,衍生了各种不法交易行为,导致合法经营者盈利甚微甚至亏损。非法牟利损毁了正常的商业诚信,极大地扰乱了酒类流通秩序,恶化了市场环境,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合法经营者的正当利益。规范酒类流通市场同样是当务之急。

酒类行业偷税漏税现象严重

     酒类商品属于高利、高税商品,但是部分酒类产销企业“逃、避、偷、漏税”的情况十分严重,根据财政部科研所的一份报告,每年酒类流失的财政资金大约在700亿元到800亿元之间。从1994年国家开征消费税,到2001年实行复合计税,每一次改革都给酒类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例如复合计税,初衷是为了淘汰不规范企业的低劣质产品,确保白酒税收稳步增长。但由于缺乏法制化管理,不规范的小型酒类企业偷逃漏税,负担最终落在了大中型和规范经营企业的身上,造成竞争失去公平,形成优不胜、劣难汰的尴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尬局面。多年来,国家在酒类产品上少收了多少应该收的税,真的难以计算。国家利益同样需要依法维护,这是社会再分配的一个重要来源,也是消费者的利益所在。

酒类市场管理体制严重不顺

     自从商务部制定实施《酒类流通管理办法》以来,酒类流通领域监管有了管理依据,酒类市场管理有所改善,但是,目前还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体制不统一。酒类流通管理机构应设在县级以上的商务部门,但在实际中,设置不统一,有的设在商务局,有的设在计划经济局,有的设在发展改革局,还有的设在中小企业局,这样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不统一、不同步。
  第二、机构、人员、编制、经费不统一。机构名称不统一,各地酒管部门有的叫“酒类监督管理局”,有的叫“酒类专卖局”、“酒类管理办公室”、“酒类流通管理办公室”、“酒类专卖管理办公室”……;人员也不到位,有的有相应的、足够数量的专职人员,有的却只有1人;编制也各有差别,有的是公务员编制,有的是行政事业编制,还有的是企业化管理;经费来源也不相同,有地方财政开支的,也有经费自筹或部分自筹的。

声明:1.糖酒网所转载文章系传播信息之需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糖酒网平台的立场,糖酒网亦不表示赞同。 2.糖酒网尊重行业规范,文章注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

相关文章

酒水招商食品饮料白酒招商红酒招商啤酒招商葡萄酒招商保健酒招商洋酒招商黄酒招商食品招商饮料招商

服务热线 ( 周一至周六 9:00-17:00 )

400-650-1979

  • 糖酒网公众号

  • 手机版糖酒网

  • 糖酒网小程序

采购商服务
找供应商
找产品
发布采购
热门产品
供应商服务
发布产品
查看代理留言
糖酒会
增值服务
VIP会员服务
招商会员服务
展会服务
广告服务
百度爱采购
招商合作
华南 石经理 13817984287
华北 王经理 13661432518
华中 杨经理 18201107935
东北 陈经理 13651852724
西南 章经理 13122701960
西北 曾经理 1365185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