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制约农民收益的实现和国家粮食安全?粮食

2013-10-28 12:00 热度:

  现阶段我国粮食流通的瓶颈是粮食产后归仓入库。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小,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长期困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2004年以来,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在保护种粮农民基本收益方面取得了突破,但在粮食生产出来之后,粮食流通工作还存在发展瓶颈,集中体现在粮食的归仓入库还存在薄弱环节和制度障碍,制约农民收益的实现和国家粮食安全。

  1.粮食产后烘干能力不足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现在的农户多数缺乏大块的晒场或晒坝;同时,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和商品率快速提高,农户储粮大幅减少,对发展粮食烘干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但粮食烘干设施建设投入大,使用频率也较低,农民的购置能力和意愿明显不足。在很多粮食主产区,这一问题尤为明显,不仅影响农民种粮收益的实现,也影响市场粮源的形成。

  2.地方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滞后

  与发达国家不同,现阶段我国粮食产后归仓入库的过程主要不是农民自储,而是一个以农户生产收割的粮食为起点、以非农户所有的粮仓保管粮食为终点、由多类主体参加、多个环节相连接的过程。作为主产区粮食收购的重要主体,地方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滞后,目前在业务上仍以收原粮和卖原粮为主,粮食产后处理能力弱,仓储条件较差,呈现出“小、散、弱”的特征。大多数地方的基层粮食部门与粮食购销企业政企不分,人员队伍老化,质量检验手段落后,难以有效发挥维护农民权益和监督管理粮食市场主体的作用。

  3.危仓老库亟须维修改造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利用国债项目,集中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粮库,这些粮库绝大多数已划归中央储备粮管理公司。实践证明,现代化粮库在我国粮食流通领域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其末端建设还很不完善,最突出的问题是其代储库建设和地方粮库建设明显滞后,危仓老库数量很大,无法保证安全储粮。江苏省淮安市的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4月底,淮安市地方国有危仓老库仓容共107万吨,占地方国有总仓容的84%,其中需大修仓容50.5万吨,待报废仓容10.7万吨。

声明:1.糖酒网所转载文章系传播信息之需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糖酒网平台的立场,糖酒网亦不表示赞同。 2.糖酒网尊重行业规范,文章注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
酒水招商食品饮料白酒招商红酒招商啤酒招商葡萄酒招商保健酒招商洋酒招商黄酒招商食品招商饮料招商

服务热线 ( 周一至周六 9:00-17:00 )

400-650-1979

  • 糖酒网公众号

  • 手机版糖酒网

  • 糖酒网小程序

采购商服务
找供应商
找产品
价格行情
热门产品
供应商服务
发布产品
查看代理留言
糖酒会
增值服务
VIP会员服务
招商会员服务
展会服务
广告服务
百度爱采购
招商合作
华南 石经理 13817984287
华北 王经理 13661432518
华中 杨经理 18201107935
东北 陈经理 13651852724
西南 章经理 13122701960
西北 曾经理 1365185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