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进步,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粮食

2014-09-30 11:04 热度:

    农业技术进步,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粮食相对价格下降。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存在总量意义上的粮食缺口。坊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据说是一位老干部说的:粮食是用土地和水生产的,进口粮食就是进口别人的土地和水,相当于拿钱买别人的领土,现在打仗占领别人的土地很难了,就拿钱买吧。据说当年就是这句话使得我们转变思路,开始进口粮食。不愧是老干部,弯子转得挺快。

    那么,存不存在“结构性”问题?当然是有的。世界这么大,这么多国家,耕地的分布不可能均匀,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很多,日本、韩国、英国等国人均耕地很少。具体到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5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用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

    任务如此艰巨,问题是怎么办?目前的情况,是我们的7%的耕地上,长出了世界22%的粮食,基本做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这几年我们的粮食进口有所增加,但主要是大豆,大米、小麦、玉米依然是基本自给的。因为大豆价格高,单产低,单位运输成本低,多进口大豆,少进口其他谷物其实是个理性的选择。

    在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也要多个心思问一句,这是最好的策略吗?这么少的地生产这么多的粮食,是否意味着我们的耕地会不堪重负?农业生产要用很多水,我们国家水资源也很紧张,是否意味着我们也过度消耗了我们的水资源?要回答这些问题,不妨认真思考一下“粮食安全”这个术语的真正含义。稍微转个弯子就知道,粮食安全在大多数时候不是个问题,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可能是个考虑,比如自然灾害,比如战争。

    在发生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产量未必大幅减产,因为农时可以调整,灾后可以抢种。经验证据上,也不支持自然灾害会导致粮食大幅减产,至少大多数时候并不是这样,而小幅减产并不威胁粮食安全。本来吃一斤,灾害时吃八两,并不会威胁健康,可能反而有利于身体健康。即便真的遇到粮食显著减产,也可以通过增加进口、国际援助等办法缓解短期的粮食缺口。因此,自然灾害并不成为粮食安全的一个主要威胁。

人们脑海里的主要担忧,还是来自大规模的国际纷争,使得粮食进口成为不可能,或者成本太高,影响国计民生。那么,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既然是潜在的威胁,就要用“潜力”来应付。我们要的,并不是已经实现的粮食产量,粮食生产出来吃不完的话,要储存,会发霉,损耗很大,反正是与“潜力”无关了。真正需要的,是粮食生产的潜力,包括农业技术、土地肥力、水资源储备。倘若一味追求每年的实际粮食产出,而过度消耗了土地肥力和水资源,则是南辕北辙了。到了真的需要这些“潜力”的时候,却发现潜力已经消耗殆尽,岂不呜呼哀哉?相比较而言,美国等国家普遍实行的休耕政策,土地每两年或者三年才耕作一次,才是真正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

    所以,保障粮食安全,既不需要,也不应该追求每年的粮食自给。相反,应该合理进口粮食,保护本国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防止过度消耗耕地和水资源,保障粮食生产潜力。

声明:1.糖酒网所转载文章系传播信息之需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糖酒网平台的立场,糖酒网亦不表示赞同。 2.糖酒网尊重行业规范,文章注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
酒水招商食品饮料白酒招商红酒招商啤酒招商葡萄酒招商保健酒招商洋酒招商黄酒招商食品招商饮料招商

服务热线 ( 周一至周六 9:00-17:00 )

400-650-1979

  • 糖酒网公众号

  • 手机版糖酒网

  • 糖酒网小程序

采购商服务
找供应商
找产品
发布采购
热门产品
供应商服务
发布产品
查看代理留言
糖酒会
增值服务
VIP会员服务
招商会员服务
展会服务
广告服务
百度爱采购
招商合作
华南 石经理 13817984287
华北 王经理 13661432518
华中 杨经理 18201107935
东北 陈经理 13651852724
西南 章经理 13122701960
西北 曾经理 1365185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