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阿胶品牌策划纪实营销分析
2017-10-26 09:43 热度:
专栏:郭成林论酒
文|酒业家主笔 郭成林 尚域战略瓶颈咨询董事长
2008-2017,东阿阿胶10年时间,价格上涨30多倍,与茅台价格走势极其类似;净利润从1个亿到2016年达到20亿;品牌价值从26亿上升到142亿;市值从20亿上涨到今天的430亿。成功案例必须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十年前的东阿阿胶品牌重塑工程是如何展开的?为什么坚持十年传播获得巨大的成功?作为2008年东阿阿胶品牌系统塑造的主策划人和见证者,郭成林为大家做一次系统的历史回顾,希望对白酒品牌塑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款保健食品策划引发的品牌运动
PART ONE
2008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北京奥运会。我很清楚的记得,东阿阿胶新品牌发布会准备工作前一晚,牙买加短跑运动员博尔特在北京鸟巢赛道上创造了世界奇迹,我还是在监督布置会场间隙回到宾馆房间观看的比赛。
当时,我自己的尚域战略咨询机构还没有创立,还在一家国内知名咨询公司担任策划总监,由我承接东阿阿胶“阿胶糕”策划项目。当时东阿阿胶面临一个核心问题,阿胶主要原材料即驴皮价格持续上涨,主营产品阿胶块利润受到持续侵蚀。
当时企业的想法从商业逻辑上是正确的,因为在元朝元曲《秋夜梧桐雨》中存在阿胶糕的配方,由阿胶、芝麻、核桃熬制而成,并在现今江浙地区存在冬至熬制阿胶糕防寒的饮食保健习惯,如果把消费者自己费力熬制变成“便捷成品”,是符合市场需求的,这个产品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桃花姬阿胶糕”,创意核心诉求:吃出来的美丽,沿用十年没变。桃花姬阿胶糕的包装主创设计师叫江南(现任职亿赞普大数据公司),差异化的包装设计风格被东阿阿胶董事长秦玉峰亲自点中,后来证明这款产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开创了一个新品类。
但是,一款桃花姬阿胶糕能解决东阿阿胶的战略发展问题吗?
破除最高战略瓶颈,打开百年成长空间
PART TWO
2008年,上市公司东阿阿胶的核心主产品是阿胶块和阿胶浆,是企业的立足之本。桃花姬阿胶糕从零开始,做的再好也无法替代主业产品的地位。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写着:阿胶出东阿,故曰阿胶。东阿阿胶品牌名称代表着正宗和原产地,阿胶核心产品的做大做强才是企业的发展正道。
从东阿阿胶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经验,任何一个企业发展,首先要聚焦主业,把主业做到最强。在中国白酒企业中,产品结构存在1000多个单品的不在少数,甚至一个企业同时推广两种香型白酒,这种战略的资源分散是严重失误的。
什么是阻碍东阿阿胶打开增长空间的最高战略瓶颈?
品牌定位和诉求来自战略要求。为企业制定战略,我们必须先要搞清楚一个最核心概念,什么是“破解企业最高战略瓶颈”,一言以蔽之,帮助企业塑造出拿到行业定价权和领导地位的品牌价值!
企业发展的最高战略目标,就是夺取“行业权力”,包括行业定价权、行业绝对影响力、行业规则制定,除此之外的战略都不是企业战略。
阿胶与白酒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对于战略制定异常重要,即两者都没有保质期。阿胶存放时间越久,药效越好,我家里就存放着2006年生产的东阿阿胶;白酒亦然,酒是陈的香。没有保质期,意味着存在涨价的空间和逻辑。
当时东阿阿胶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经营瓶颈,而且是行业的共识,即从表面上看是持续涨价的驴皮,而且这个涨价势头不会逆转,因为中国现在已经不是农耕社会,除了辽西、内蒙、甘肃、新疆、河北等少数边远山区养驴之外,驴未来只能在动物园里看到。
现养驴来不及,唯有三年以上成年驴的驴皮熬胶才有效,饲养周期过长,造成驴皮价格年增长超过20%。东阿阿胶面临着一个被动的生存现实:阿胶价格涨价幅度必须超过或者同步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而且要年年涨价。(东阿阿胶主要产品每年涨价幅度超过20%,已经持续了十年)
诞生在扬州瘦西湖畔的品牌定位
PART THREE
成本瓶颈,看似是东阿阿胶的重大战略瓶颈。
有很多时候,企业自己也容易被现象所迷惑。如果我们认为成本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东阿阿胶必须去发展“养驴基地”,打造所谓的产业链,以期降低成本保证企业的利润。如果这样做,东阿阿胶就变成了一家生产中药材的企业,企业发展方向彻底改变。
问题是东阿阿胶的最高战略瓶颈到底是什么?
市场调研路上,白天走市场,晚上研究东阿阿胶历史资料,一个数据突然引发了我的关注,东阿阿胶在清朝末年慈禧年间,当时的白银售价换算成今天币值,是6000元每斤,而且东阿阿胶历史长达2000多年,和今天的汾酒、五粮液几乎拥有同样长历史。从秦汉就已经成为宫廷滋补用品,在唐朝有诗为证,说的是杨贵妃保养容颜用来迷惑唐玄宗的秘诀: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
历史资料的研究结果,我发现东阿阿胶今天的瓶颈根本不是成本问题,是“卖便宜了”。从战略上,东阿阿胶必须持续涨价,而且是理所当然的“价值回归”,这就是东阿阿胶十年以来坚持走的价值回归战略之路。
东阿阿胶战略上要涨价,但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品牌价值必须支撑涨价,而且是支撑持续涨价,越涨价与竞争对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品牌护城河越宽越深。
通过剥茧抽丝的层层深入分析,从开始的成本瓶颈,到现在显然真正制约东阿阿胶的战略瓶颈是:品牌价值无法支撑产品涨价。
在我带领项目组入场前,东阿阿胶正使用一家国际定位咨询公司为其创意的品牌诉求:人参、鹿茸、阿胶,滋补三大宝。这句定位存在严重问题,第一,东阿阿胶不卖人参,不卖鹿茸,为什么要给这两种药材打广告?第二,暗示阿胶滋补功能排第三名,消费者为什么要退而求其次,为什么不直接去买人参和鹿茸?第三,东阿阿胶价格会被人参、鹿茸的药材价格所定义,中药材是无法持续涨价的,锁死了东阿阿胶的溢价空间。因此,东阿阿胶必须重新塑造品牌定位。
东阿阿胶的高端滋补价值,2000年来从未中断过,在唐宋元明清各朝代都有各种诗歌、药典文字记载,是难得稀有的滋补圣品。如何用一句清晰明了的定位诉求奠定东阿阿胶的独有品牌价值呢?
“念兹在兹”的带着这个破解战略瓶颈问题,刚好一天调研到江苏扬州,闻说有瘦西湖在此地,与项目组成员驱车前往观赏一番,正走在瘦西湖边上,脑海中还在不停的思考,曹植、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王安石、朱熹、郑和、曾国藩、慈溪……一个个与阿胶有关的历史故事纷纷浮现,东阿阿胶如此珍贵,2000年的滋补圣品,堪称国宝啊,对,国宝!
大脑突然浮现出一句话:滋补国宝,东阿阿胶!就是这句话,上升到“滋补国宝”无上地位,即是无价,即为东阿阿胶最核心品牌价值,即为持续涨价打开了空间,而且一百年可以不变,越传播越深入人心,时间越久价值越深厚,让后来者再无竞争超越空间。(当时非常兴奋,晚上在扬州文昌阁边上吃完饭,出来时看到文昌阁顶上灯火辉煌,即兴赋诗一首作为纪念:文昌阁上照春秋,望月桥下长江流;待到水清月映时,折桂济世耀万眸)
一把手的战略意志决定企业兴衰
PART FOUR
“滋补国宝,东阿阿胶”不仅仅是一句广告语或者是定位语,背后是破解战略瓶颈的逻辑推理而来。我信心满满地带着方案给东阿阿胶高管提案,当时董事长秦玉峰、保健品事业部高管刘玉峰、白宁、市场总监董书光都参加了提案。
当我讲到“滋补国宝,东阿阿胶”时,全场爆发出掌声。掌声过后,有人突然提出一个问题:广告法规定不允许用“国”字,会场气氛瞬间低落。有人建议把“滋补国宝”改一个字,变成“滋补瑰宝”!我立刻坚决反对,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国宝,是无上之价值定位,是阿胶江湖的“皇帝座位”,是唯一的,是稀缺的,所以才贵,才能支撑战略上的价值回归,才能持续涨价。一旦换成“瑰宝”,就不值钱了,没有地位了!
关键时刻,东阿阿胶董事长一语定乾坤!必须用!不要改!
中国中药国家级保密配方有三个,东阿阿胶、片仔癀、云南白药。后经秦总向相关部门申请,批准东阿阿胶使用这句广告语,要大力保护国家中药稀有资产。
东阿阿胶能有今天的高速发展,绝对离不开秦总的战略决策能力。再者,“滋补国宝,东阿阿胶”这句品牌诉求十年不变,如果中途换其他,则一切工作白费。从拍板决策定案,到坚持使用,这是企业家才能决定的,非咨询机构所能为也。
我们经常看到中国白酒知名品牌中途替换品牌定位和诉求,如果是错误的,替换是应该的,但往往是自己听着腻了而去换,这是对之前巨大广告费用形成的品牌资产的阉割。中国人和中国企业嬗变,变是容易的,不变才是最难的。
“东阿阿胶,滋补国宝”可以永远坚持用下去,一百年不变。
我给大大小小200多家企业做过品牌咨询,得出一个观察结论:一个企业成功,99%归功于老板;一个企业失败,99%归咎于老板。
老板的战略决策能力,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
对比白酒行业中,茅台所有战略决策系统中最英明的决策,决定茅台获得今天不可撼动江湖地位的,就是“国酒”品牌定位。这个定位经过长期传播的结果是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智,而且外国友人都知道中国的国酒是茅台。所以,茅台的价格可以持续上涨,而且上不封顶,因为国酒价值不封顶。
品牌定位≠品牌价值,千万不能混淆
PART FIVE
受被扭曲的西方定位理论影响,很多企业被误导为“品牌定位=品牌价值”,把两个概念混为一谈,这对企业有可能导致千万资金甚至是几个亿传播资金的浪费。
品牌价值是在品牌定位明确基础上,通过创意表达导出的“行业价值或者消费者价值”。比如公牛插座,可以定位“插座专家与领导者”,但绝对不能仅仅把这个定位语当作传播广告语,而是继续提炼消费者的第一关键购买要素,即“安全”,要传播“公牛安全插座”。
定位解决的是“我是谁的问题”,价值解决的是我创造的消费者利益或者社会价值。
像“滋补国宝,东阿阿胶”是品牌定位和品牌价值合二为一,大多数情况下是分开的,品牌定位是对内部的,品牌价值是对外的,这个概念一定分清楚。
比如青花郎酒品牌传播语是“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这是典型的品牌定位,不是品牌价值,没有经过二次创意表达。白酒主流三大香型是:浓香、清香、酱香,汾酒作为清香鼻祖,能主要传播“清香鼻祖”吗?五粮液能主要传播“两大浓香白酒之一”吗?
香型是白酒的基础分类,不是消费者选择白酒的第一关键购买要素。
决定品牌定位的是先要解决“最高战略瓶颈”是什么的问题。郎酒若想拥有行业定价权,或者在高端白酒阵营立稳脚跟,一定回答清楚“不可替代的是什么”。“两大酱香白酒之一”的潜台词,暗示另一个酱香白酒是茅台。从战略上采用的是比附策略,与国酒站在一个平行线上。这个策略成功的前提是:茅台因为宣传酱香而成功。事实是,茅台因为“国酒战略”而成功,那么对标对象就踏空了。
茅台目前主推的系列酒的确是“酱香”,且先不说茅台的做法对不对,但价位是次高端,青花郎酒价位是千元以上的高端定价,夹在茅台飞天和茅台次高端系列酒之间,从战略上郎酒诉求是否正确值得商榷。
总之,郭成林坚持一个观点,即白酒卖的不是酒本身,酒本身都是酒精为核心成分,大厂酒质都很优质,关键是郎酒的最高战略瓶颈是不是香型?如果是,仍然需要提炼两大酱香之一的“品牌价值”到底是什么?
另外,巨额的广告传播对销量一定有促进作用,但也会掩盖事实真相。如果继续传播“两大酱香白酒之一”,20年后最好的结果就是细分酱香品类里的“第二”,如果郎酒志向止于此,就无需讨论,即便如此,也要进一步明确“两大酱香白酒之一”创造的品牌价值是什么,传播的是价值,不是定位本身,因为价值本身就已经表达了定位。
品牌战略精髓:争夺行业最大的那颗明珠
PART SIX
东西古今所有企业都在争夺一个东西:即行业领导地位和定价权,也是股神巴菲特投资企业最看重的“那颗最大的明珠”,亦可被称作品牌竞争护城河。
东阿阿胶身在医药保健品行业,阿胶是其核心产品,核心消费功能是“滋补”,滋补则“可补可不补”,若要成为必需品,必须具备高端滋补价值,满足高端消费自用和送礼需求,其不可替代性恰恰是历史文化赋予东阿阿胶的独特价值,用“滋补国宝”做实这种价值,最终历经10年的“文化营销”达成消费者认知,成为不可替代的高端滋补品牌。
一个品牌若想拿到行业最大的那颗明珠,首先要提炼出“行业终极价值”,破解品牌最高战略瓶颈,比如“好空调,格力造”建立行业“好空调”的最高标准,是同样的战略逻辑。其次,要有坚定的领导行业的战略意志,这点异常重要。很多企业存在一个现象:“战略迷茫,战术仓促”,比如很多白酒企业在战术上奇招百出,开瓶费、陈列费、公关费、品鉴费、后备箱工程,各种各样的战术费用,其结果是费用越来越高,市场越做越难,根本原因是没有“市场定力”,围着渠道需求打转转,而忽略了消费者需求的“自点力量”,背后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去哪里,没有沿着“行业主航道”去奔袭那颗最大的明珠。
无论哪一个行业,有一条趋势是不可逆的,即行业集中度趋于升高,任何企业如果没有“做老大”的战略意志,一定是会出现运营偏差,同时由于短期的业绩增长而掩盖未来的瓶颈。白酒行业未来十年即是行业集中度加速的十年,区域品牌受到全国品牌的联合挤压分食,这个“恶果”即来自过去经营历史的战略上的“没追求”。
“活着”和“活的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存状态,今天活着不一定明天还活着,但要想明天活的好,必须去指挥团队勇于夺取行业不可替代的品牌地位,塑造出不可替代的品牌价值。
从东阿阿胶一案,对白酒行业品牌运作参考意义很大,因为两者都有强烈的文化属性,都是“无保质期”产品,都是中华民族留下的宝贵资产,关键就是我们能否把握住行业发展的本质,能否提炼出支撑未来百年发展的独特品牌价值。
实际上东阿阿胶品牌历史文化内容根本无法与白酒相比,就是几首诗词和各代名医的记载,论品牌故事数量亦远远不如白酒,因此白酒品牌更应该提炼出熠熠生辉的品牌价值。
希望东阿阿胶的品牌策划历程回顾,能对中国白酒企业品牌运作产生一些启发,在与洋酒、葡萄酒的品类对抗中拥有不可替代的“护城河”优势。
(作者简介:郭成林,尚域战略瓶颈咨询董事长,十六年品牌咨询实践经验,2015年忽然极度热爱白酒文化,赋予自己一个使命:整理中国白酒千年文化资产,引导中国白酒行业步入品牌正路。之前为山西汾酒、马大姐、东阿阿胶、鲁花花生油、小洋人食品、克明面业、长寿花玉米油、蒙都羊业等百余家企业提供有效咨询服务。有不同观点可与郭老师沟通,18911297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