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把粮食增产保质作为工作重点粮食类

2014-03-11 11:07 热度:

    张曙光(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委书记)认为,对于安徽等粮食主产区来说,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必须把粮食增产保质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创新农业经营体系,走出一条以体制机制创新保障粮食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尽管宿州是粮食主产区,为保障安徽粮食调出作出了应有努力,但从当前来看,仍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谁来种粮的问题。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在家种田的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二是怎样种粮的问题。粮食种植多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规模小、抗灾能力弱,且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种粮成本较高、效益低,农民种粮意愿下降,农业生产“兼业化”现象比较普遍。三是质量安全如何保证的问题。局部地区出现环境污染、面源污染和生态退化,农产品[1.07% 资金 研报]供给安全面临挑战。

    为破解上述难题,张曙光介绍说,近年来,宿州市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对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式进行了规范引领,通过“主体+载体+体系”,三位一体推进粮食生产。即以创新经营组织为核心,解决“主体”问题;以建设农业基地为平台,解决“载体”问题;以打造产业联合社为抓手,解决“体系”问题。

    在主体培育方面,宿州市在不改变集体所有制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重点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三大主体,家庭经营始终是主体、主力、主导。

    在经营体系方面,整合各类主体资源,建立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农业企业为龙头的现代农业产业联合社,实现各主体之间契约交易、要素融合、互助联结,防止老板挤了“老乡”。产业联合社将农业企业的市场优势、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家庭农场的生产优势通过“一体化”的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初步解决了“谁来种粮、怎样种粮和优质种粮”的难题。

    在载体建设方面,根据宿州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按照“基地化、项目化、工程化”的思路,规划建设了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实施良田、良种、良法、良制“四良”模式,着力优化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强化基地产前、产中、产后衔接,突出精深加工,完善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推进农工贸、产供销一体化,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运行机制。

声明:1.糖酒网所转载文章系传播信息之需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糖酒网平台的立场,糖酒网亦不表示赞同。 2.糖酒网尊重行业规范,文章注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
R

热文推荐

R

热点排行

酒水招商食品饮料白酒招商红酒招商啤酒招商葡萄酒招商保健酒招商洋酒招商黄酒招商食品招商饮料招商

服务热线 ( 周一至周六 9:00-17:00 )

400-650-1979

  • 糖酒网公众号

  • 手机版糖酒网

  • 糖酒网小程序

采购商服务
找供应商
找产品
价格行情
热门产品
供应商服务
发布产品
查看代理留言
糖酒会
增值服务
VIP会员服务
招商会员服务
展会服务
广告服务
百度爱采购
招商合作
华南 石经理 13817984287
华北 王经理 13661432518
华中 杨经理 18201107935
东北 陈经理 13651852724
西南 章经理 13122701960
西北 曾经理 1365185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