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糖市调控手段及影响分析糖类

2010-11-02 15:20 热度: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为应对危机纷纷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市场流动性空前增加,国内外糖市配合供不应求的基本面,价格一路飙升。2010年年初国内外糖价纷纷创出阶段性高点以后,在2010/11榨季增产预期下开始回调,6月份以后受主产国不利天气条件影响,国内外糖市走上了强势反弹之路。目前国内食糖现货价格已经突破了7000元,国际糖价又重新上涨到前期高点附近。面对糖市供应偏紧,糖价不断上涨的局面,2009/10榨季国家共向市场投放了170万吨国储糖,2010/11榨季之初又投放了21万吨,但从抛储成交结果来看,抛储增加了市场上食糖的供应量,但并没有改变糖市的运行趋势。近期由于糖价继续上涨,商务部表示会进一步加强食糖市场的调控力度。本文主要对1991年我国食糖市场开放以来国家所进行的调控操作进行回顾,分析国内糖市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作用,以期对大家判断后市有所帮助。

一、糖市调控制度变更

    199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食糖经营管理有关政策的通知》,对食糖的经营管理有关政策作出调整。在销售、定价以及管理方面放宽,加大市场调节的成分。自糖市流通体制改革以来,共经历了八次重大起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国家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对糖市进行了适当的干预。

    首先是改革之初的1991-1994年,由于制糖企业缺乏经营管理经验,突然被推向市场前沿,配套的资金和仓储条件都跟不上,国内糖业发展滑坡,食糖生产也受到了影响。94/95榨季国内食糖产量尚不足600万吨,糖价较高。随后,高糖价吸引了大批走私糖进入国内市场,糖价快速回落。针对走私糖对国内糖市的冲击,国家加强了对食糖的进口管理,并展开了打击食糖走私活动。从95/96榨季开始国内食糖产量稳步回升,价格稳定在4000-5000元附近。

    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受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国内食糖产量持续增加影响,糖价开始快速回落。至1998年底南宁食糖现货价格已经到2500元/附近,与1996年接近5000元的高点相比,下跌幅度达到50%。价格下跌导致制糖企业亏损严重,整个食糖产业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在糖企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国家通过限制糖料作物播种面积和压缩制糖生产能力对99/00榨季食糖总产进行控制,并且将糖料与糖价挂钩,让市场各方共担风险。99/00榨季我国食糖产量下跌22%,仅为686万吨,不过国内糖价的下跌势头一直持续到1999年底,最低价格达到1900元附近。1999年国家轻工局发布了《关于严格控制糖精生产、限制使用范围及用量的通知》,通过减少替代品数量来提升蔗糖消费从而提高其价格。

    从2000年开始,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各国经济形势好转以及国家干预糖市的政策效应,食糖价格开始止跌回升。至2000年8月份,国内食糖价格又回升至4000元上方,面对食糖价格节节攀升的局面,国家调控的任务发生了质的改变。调控的手段也变的更为直接。从2000年开始,国家通过收放储的方式直接入市进行干预成为常态。由于00/01榨季我国食糖产量在99/00榨季的基础上继续缩减至620万吨,随着经济好转,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国储部门于2000年和2001年分别向市场投放65万吨和108万吨食糖。

    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家对国内糖市的调控主要通过进出口和收放储备进行。我国食糖进口实行关税配额制度,1999年食糖进口配额为160万吨,此后每年增长5%。从2003年至今,食糖的进口配额一直维持在194.5万吨的水平,我国食糖每年的实际进口量也都在进口额度范围内。2005/06年度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配合连续两个榨季减产的因素,国内糖价飞速飙升至5500元/吨附近,2005年和2006年食糖进口量分别为139和136.5万吨。2001年之后,国家利用收放储方式进行糖市调节更为频繁,2002年和2003年共收储了38万吨食糖,2004至2006年共放储了214.5万吨食糖,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收储110万吨,2009年12月份至今共放储了191万吨。

二、调控效果分析

    从以上的调控手段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主要针对行业结构或者行业环境进行调控,例如对制糖产能以及替代品用途的限制等等,是一种间接的调控方式。这种调控要经过产业链的传导才会作用到价格上面,达到目标需要一定的时间。2001年之后国家调节糖市则主要通过进出口和收放储进行,通过对流通食糖数量的调节来达到价格调节的目的,是相对直接的一种调控方式。

     从2001年以来国内食糖均价和进口数量来看,国内食糖进口量和国内食糖价格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即进口量的增加更多的是受到国内食糖价格高涨刺激,随着现货价格的逐年增加,食糖进口量也逐年增加。

     但从食糖现货价格和进口量的月度数据来看,这种关系并不明显。国内食糖进口更多的呈现出一种季节性特征。从2001年以来的统计数据来看,每年的进口高峰期集中在5-10月份,刚好是国内用糖高峰期,月度数据和价格的关系不明显,显示出政策调控作用并不明显。

     从国内食糖现货价格和国家收放储的操作来看,在所有的放储操作中只有2001年7月份放储108万吨以及2006年的诸次放储之后,食糖现货价格才出现了明显下降。而收储则只有2009年年初经过两次收储之后,价格才出现明显上涨。

     通过分析国家收放储操作和现货价格走势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少数量的收放储操作并不能改变糖市的走势,分析糖市后期走势还应结合宏观经济大势以及产销基本面来考虑。例如在1997年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家都进行了相应的收储操作来提振糖价,但作用不大,糖价依然处于下跌趋势中。

    2. 从国家收放储糖的数量来看,每次收放储的食糖数量一般不会超过50万吨,可见国家进行调控的目的在于平衡糖市供需,稳定食糖现货价格,并非扭转糖市运行趋势。

    3. 国家通过收放储政策来进行糖市调控带给市场的心理预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收储之后不代表价格会上涨,放储之后也不代表价格会下降,相反,收放储行为本身会给市场一个食糖供应过剩或者食糖现货紧缺的信号,而导致调控操作失效。

三、对本榨季国家调控的看法

    2010/11榨季糖料种植面积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受干旱等气候条件影响,预计本榨季产量较去年持平或略有增加,仍然存在200-300万吨的供需缺口。在进口方面,09/10榨季末商务部公布我国2011年食糖进口关税配额量仍然为194.5万吨;在国储糖库存方面,由于09/10榨季大规模放储,国家食糖储备量可能下降至2008年收储之前的水平。因此,总的来看,本榨季食糖进口量会继续维持高位,国家调控糖市的难度也较大。

声明:1.糖酒网所转载文章系传播信息之需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糖酒网平台的立场,糖酒网亦不表示赞同。 2.糖酒网尊重行业规范,文章注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
R

热文推荐

R

热点排行

酒水招商食品饮料白酒招商红酒招商啤酒招商葡萄酒招商保健酒招商洋酒招商黄酒招商食品招商饮料招商

服务热线 ( 周一至周六 9:00-17:00 )

400-650-1979

  • 糖酒网公众号

  • 手机版糖酒网

  • 糖酒网小程序

采购商服务
找供应商
找产品
价格行情
热门产品
供应商服务
发布产品
查看代理留言
糖酒会
增值服务
VIP会员服务
招商会员服务
展会服务
广告服务
百度爱采购
招商合作
华南 石经理 13817984287
华北 王经理 13661432518
华中 杨经理 18201107935
东北 陈经理 13651852724
西南 章经理 13122701960
西北 曾经理 1365185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