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数学模型,筛选动销机会店行业分析
2017-11-13 10:32 热度:
来源:魏庆老师
思辩:铺货率是不是越高越好?
机会店怎么寻找呢?不能光指望两只脚去走啊,如果你是个小业务员,管一个小片区就那么几百家店,哪个能店动销,哪个店不动销,咱们出去走走问问就找出来了。那要是个经理、主管呢?管个地级市、管几个县,那你就走访不过来了,靠徒步调查,样本点太少,是不靠谱的,所以这个时候就依靠数学模型了。
在讲这个数学模型之前, 先跟大家去明确一个观点:铺货率到底是不是越高越好?
我在很多课堂上问大家“铺货率是不是越高越好?”,全班都会拉着长声一起说“是”!
其实,未必。我给你举个例子,公司上了一个新产品是零售八块钱一瓶的啤酒(在中国算中高档酒),这个新品你怎么铺货?是不是铺货率越高越好?
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请问业务员出门铺货的时候,是大终端好说话、还是小终端好说话,大店好搞定,还是小店好搞定?
对了,肯定是小店好搞定。
但是,零售八块钱一瓶的啤酒,你们觉得应该铺进大店,还是铺进小店?
你给业务员说:出去铺货,每天必须给我铺新品超过十家,超过十家,我当天每家奖你十块,低于十家,我当天罚你每家十块。低于五家,我当天晚上“杀你全家”。
只要你把新品铺货的奖罚力度加大,业务员能不能铺的动?
把业务员逼急了,他们出去拆箱铺货、赊销铺货、带陈列奖励铺货、做促销铺货……,绝对是有办法铺得动新品的。
但是我亲眼看到过这样的悲剧,就是你把业务员逼急了,他们出去把这八块钱的啤酒,给你铺进那个,炒一个菜才四块的店里。
中国有这样的店吗?很多,高速路两边、乡镇村头,那些炒一个菜才四块的小鸡毛店。这种小店,应该卖多少钱的啤酒啊?应该卖三块钱一瓶啤酒。
但是你来两业务员,把老板围住,一顿“毒打”:老板你好!你这个店门口是国道,什么车都过,什么人都有。你这村里面有穷人也有富人……所以你店里就得什么货都有,您只有三块钱的啤酒不行,我们有个零售6块8块的,一箱的利润顶你那个三箱,而且这个啤酒好喝,这是头道麦汁酿造啊,您尝一下,现在日子过好了,就得喝点好酒……呱啦呱啦呱,此处省略一千字。
最后,这个老板就进货了,为什么?因为小店老板见的世面少,他容易崩溃!
但你们想想,这种小饭店炒一个菜才四块,他进点八块钱的啤酒卖得了吗?他进这个货,只有两种结果,第一种结果就是过期,第二种结果就是自己喝,一边喝一边哭:感谢你们给我提高生活品质的机会……。
所以, 所谓铺货率越高越好,是大家多年来形成的懒人惰性思维。实际上。尤其是中小企业,尤其是新品,动销没那么容易,铺货率一定是越精准越好,要把货铺进能动销的网点。
模型一:新品的相关品种业绩好的店
PART ONE
能动销的机会网点在哪里呢?光靠两腿走路、两眼睛看、一张嘴问,这太感性,不完全靠谱,今天给大家讲如何从数学方法上去筛选,能动销的机会网点。
咱们做业务的,以前只要沟通能力强点,勤快点就行。现在想做好销售,必须专业——其中一个专业工具,就是excel,没有excel技能,做业务,很多时候你工作量大十倍,还可能搞不定。举例:
我拜访经销商,身边跟着助理,见了经销商的面,我跟经销商客套几句:卖的怎么样?有什么意见呢?公司现在的政策,您有什么想法……?其实在我跟经销商在闲聊的时候,另一方面也在给我的助理赢得时间。聊上10分钟20分钟,我的助理拿一张打印的A4纸给我了,纸上是什么——用数学模型筛选出来的动销机会店,这就是今天我要拜访的目标店。
现在经销商电脑里面不是都用管家婆、速达……各种管理软件吗,出货记录都在管理软件里面。大部分管理软件都有一个功能,叫excel表导出,你一点按键,软件数据就导出成为excel表格,接下来我们就可以excel加工,通过数学模型筛选出来,该经销商管的县,几千家店里面,哪些店是值得我们看的,动销机会店。
第一个数学模型: 从经销商的电脑里面,用excel表筛选“这个新品的相关品种,卖的好的店”。
比如说我现在上一个八块钱的啤酒新品,去哪铺货,我怎么知道?把经销商的电脑打开调数据,筛选前几个月,六块钱的啤酒月销量超过一百箱以上的店。你们想,六块钱啤酒月销量能超过一百箱,六块钱啤酒卖得很好,那八块钱的啤酒应该也能卖吧。这就是“新品的相关品种,卖的好的店”。
同样的道理,统一这几年推的高端新品“汤达人”,做得很成功。那“汤达人”去哪儿铺货呢?电脑打开,筛选“老坛酸菜”的桶装面和碗装容器面,历史业绩好的店。老坛酸菜容器面能卖的这么好,零售五六块钱的汤达人应该也卖得不会差。
再比如,20元一包的黄盒子芙蓉王香烟(简称黄芙)卖的很好,厂家又推出个新品,软盒蓝芙蓉王(简称软蓝),卖18元一包。去哪里铺货?调数据,黄芙月销量三十条以上的烟草店,周围必有芙蓉王的拥趸,这种店,必须集中火力把芙蓉王软蓝铺进去。
当然了,也可以筛选总业绩好的店。纸品行业经常讲“万元店”——本品的卫生巾、纸品能月销一万块钱,这个店肯定就是这个厂家的优质终端。把经销商电脑打开,把万元店筛选出来,这都是本品过去销量大的店啊,我们公司的产品过去在这个店一个月卖一万块钱,就说明这个店周围的消费者对我们的品牌接受了。既然消费者接受你的品牌,那这个店也是你的新品机会店。
所以,数学模型的第一个是什么?就是你要想新品铺货,请你去找“这个新品的相关品种(价位相似的、功能相似),卖的好的店”。同时也可以去参考本品总业绩好的店。
模型二:经销商的相关品种业绩好的店
PART TWO
第二个数学模型跟第一个模型相似:“经销商的相关品种业绩好的店”。
举个例子,我现在新找了个白酒经销商,代理我的啤酒。合作开始,我要让经销商铺货,先去哪儿铺,当然不能蛮干硬铺货啊,铺货率不是越高越好。肯定是要借助经销商既有的客情网络优势,找最容易铺的进去,又最容易动销的网点铺货。
很简单,我把经销商电脑打开,调他的白酒销售数据。在经销商电脑里面筛选,比如中档白酒月销量在30箱以上的店。大家想想,这个店能把经销商的中档白酒一个月卖30箱甚至更多,这个店是不是经销商客情好的店呢?是不是能卖酒的店呢?客情好,而且有白酒的业绩基础,那是不是我们的啤酒机会店呢?
所以,新经销商合作,充分利用经销商客情和网络优势,他的白酒卖的好的店,把我们啤酒铺进去。
模型三:增量最大的店
PART THREE
第三模型,“较上月增量最大的店”。望文生义,大家基本明白了吧。打开电脑,把软件数据导出成excel报表,一列是本月销量,一列是上月销量,然后设公式,用本月销量减去上月销量,这就是本月较上月的增量。excel里面有个功能“大小排序”——啪,回车键一敲,数据就出来了——新品业绩本月比上月增量前十名的终端清单。那你想想,新品增量最大的十家店,是不是有可能是新品的机会店?值不值得去看一看?咱们上堂课讲过了,也许你看完之后,噢!原来如此,就找到了动销机会店的规律然后就可以复制放大。
如果没有数学模型,也不用excel筛选功能呢?那就惨了! 靠你两只脚去走,调研的样本点太小,不全面。靠按计算器行吗?工作量大一百倍。
模型四:活跃客户&僵尸客户
PART FOUR
第四个数学模型, 活跃客户和僵尸客户。新品动销效果,不在乎这个终端店一次进了多少货,关键在于终端是不是每个月进货——他每个月进货,就说明前面几个月进的新品已经动销了。
新品的活跃客户,就是连续几个月都发货的店。听着很简单,但是一个啤酒经销商下面覆盖好几千家店,没有excel数学模型,指望你按计算器,在电脑里面一个一个啪啦,累死你也筛不完整。满世界漫无目的访问?那就更不靠谱了。
excel里面就很简单了,设公式,N月销量大于零。N设为1-6的任意值,就能筛选出来,前半年每个月新品业绩大于零的,这种新品连续几个月都发货的活跃客户,你说是不是你新品的机会店。
反过来,什么叫做“僵尸客户”呢?比如我们定义,连续两个月不进货的是”正在死的客户”,连续四个月不进货的,是“已经死的客户”。
Excel里面,只需要设定公式,连续两个月累计销量等于零,连续四个月累计销量等于零。然后敲一下回车,“两个月不不进货的、正在死的客户“,”四个月不进货的已经死的客户“名单就出来了。这些店,值不值得看?也许你去看看就发现,之所以那么多”僵尸客户”,就是因为经销商到了淡季”坐台不出台“,不像旺季一样带货车销了,而是在家接电话,等电话订单凑够一车才出去送货。这直接会造成网点萎缩啊,怎么办?给经销商算数据教育他啊,告诉他”坐台不出台”,造成活跃率下降多少,僵尸客户增加多少……逼他出台啊。
模型五:上升趋势店
PART FIVE
第五个数学模型:“动销速度呈现上升趋势的店”。换句话说,3月份销量比2月份大,4月份销量比3月份大, 5月份销量比4月份大……
你想象一下,几千家终端,你要是拿计算器按,把你累死你也没机会找全这些“动销速度呈现上升趋势的店”。
但是excel里面就很简单,设公式,N+1月的销量,减去N月份销量,大于零。
设为1-6的任意值。前半年逐月销量上升的店,一下就可以筛选出来。
月月销量环比上升,当然是机会店了,当然值得去看看,为什么?
话反过来讲,月月下降的店呢?那这就是反面典型,也得去看看,为什么?
模型六:本品客情好的店
PART SIX
第六个数学模型:“本品客情好的店 ”。
举例:我给一个重庆的纸品企业做咨询的时候,我们上个新品,重庆的经理就说:我先去重百(重庆百货)铺货搞活动。我问他为什么重庆这么多终端连锁系统,你只选重百呢?他说:重百那个采购跟我关系好,比较容易搞定。
客情好,能搞定,其实也是新品的机会店的重要条件。
客情好的店,从数学模型上怎么体现呢?
咱们这里不说大卖场,咱们说传统通路,餐饮渠道、小超市便利店渠道,终端店数目众多。哪些是客情好的机会店?
把终端费用记录调出来,筛选你投了费用的店,比如陈列奖励费用、专卖奖励费用、包量(定销量任务给奖励)费用、排他奖励(不卖指定竞品给你奖励)的费用。
啤酒行业每个企业都有所谓的陈列协议店,专卖协议店。我们投了协议费用的店,一般都是位置好、销量大、跟公司合作不错的店。我们上新品,肯定是先从这些投了费用的协议店下手最轻松,胜算最大啊。
模型七:品项结构好的店
PART SEVEN
第七个数学模型:除了上面讲的从业绩分析,从费用分析,你还可以看品项结构啊。
如果这个店里面只有咱们的一支低价产品,品项结构不好——销量贡献、利润贡献都不大,你跟店老板对话的话语权就小。
如果这个店里三四五六七八块的产品都有,品项结构丰富,自然销量和利润都大。你在店里生意占比也大,跟店老板对话你腰杆就硬。
比如说啤酒行业,动不动就要跟这个终端店签陈列协议,签包量协议(意思就是多长时间完成多少量,给你什么奖励)、签专卖协议、签排他协议,去哪签呢?
你打开电脑,调过去的销售数据,看这个店里面如果只卖你一个单品,而且还是三块钱一瓶的低价啤酒,你跟人家签陈列协议、专卖协议,你签不成功,为什么?你根本拿不出费用来。
所以你要签这些协议,目标肯定是筛选那个品项结构丰富的终端,你公司的三块钱、五块钱、六块钱、八块钱啤酒,甚至十几块钱的纯生啤酒,都在卖。品项结构好的店,我的防御能力强,我就可以从这个品项结构组合里面产生利润、产生费用,能拿出费用来签协议。
模型八:占有率洼地
PART EIGHT
第八个数据模型:占有率洼地。
经销商都有个毛病,往那儿一坐,大肚子一抱:“我今年比去年卖得好”。
很多经销商对数字不敏感,他们总感觉“我今年比去年卖得好”。然后他就觉得很满足了。
实际上他没有分析数据,要是打开电脑仔细一分析,虽然他今年累计总业绩比去年好,但是仔细用EXCEL筛选一下,他的市场里哪个产品在下滑,哪个渠道在下滑,哪个乡镇快死了,他压根都不知道!
举个例子:有个经销商,今年累计业绩比去年上升了90%多,几乎翻了一倍,他肯定觉得自己非常好,可嚣张了。打开电脑一分析数据,他就老实了,为什么?这是个县级经销商,我把他每个乡镇都列出来,每个乡镇的销量再列出来,每个乡镇的人口数上政府网站一查也就出来了,然后我用每个乡镇的销量除以乡镇的人口数,就是这个乡镇前9个月(当时9月份去的)的人均消费本品啤酒瓶数和箱数。
当时他13个乡镇列出来,他下面人均销量最好的乡镇,前九个月人均喝本品47瓶啤酒,然后,排名倒数第一名的乡镇,人均喝多少本品啤酒——7瓶酒!
我就问这个经销商,我说,老张,你怎么给我解释?就你一个人独家代理管这个县级市场,你作为县城独家代理商,你下面有13个乡镇,你这13个乡镇里面,卖的最好的乡镇,前9个月人均消费我47瓶啤酒。这13个乡镇里面,卖的最差的,前9个月人均喝我7瓶酒。我问你老张,你怎么给我解释?
难道是乡镇一的人均酒量比乡镇十三大7倍?不可能吧!
是乡镇一的人均收入比乡镇十三高7倍?不可能吧!
难道乡镇一都是男的,乡镇十三全是女的?也不可能吧!
那就只能说明你的乡镇十三销售做得太差了——要不就是你在这个乡镇找的分销商不行,如果不找分销商你自己直接做,那就说明你的车,你的人员在当地的拜访服务能力不行。那你下个月从哪里提量啊?赶紧去把那个人均消费只有7瓶的,倒数几名的乡镇,销售水平给我提起来,向47瓶看齐!
各位明白了吗?这就是占有率价值洼地。
上面的案例,从区域维度来分析。和从门店维度来分析是一个道理,第一,你的品牌在当地的“市占率”你是大概知道的。怎么知道——你的产品在当地的销量。除以当地市场容量嘛。当地市场容量怎么算?行业协会或者权威市调公司公布的这个品类(比如方便面)中国的人均消费,乘以当地人口数字,就是市场容量嘛,本品销量除以市场总容量,可不就是本品市场占有率嘛。
接下来了解这个店的“店容量”——这个店的方便面总共能卖多少,大超市可能麻烦点,你需要公关采购,才能拿到这个数据。那种中小超,跟管收银台的人,聊一聊磨叽磨叽,递根烟,兴许就要出来了。
“大姐,我们想跟您合作,老板在吗?不在没事,我就问问您,你们这个超市里面这个卫生巾、纸品、还有纸尿裤啊加起来一个月能卖多少?”这就是“店容量”。
了解店容量有什么用呢?首先是指导费用投入嘛,假如你是个纸品厂家,你现在知道这个店所有的纸品品牌加起来,一个月才卖2000多块钱,你值得给这个店投陈列费用吗?你值得投入导购吗?所以,你问他的容量,是在判断我值不值得给你投费用。
然后你用本品在店里的销量除以这个店的容量,这就是你在这个店里的“店占有率”。
那假如说我这个品牌在当地已经是强势品牌了,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能做到40%。到这个店一算,首先店容量两万,这个店值得好好做。其二,这个店里面我“店占有率“才百分之十几,远远低于我的品牌市占率。那么,这个店容量大,店占率低的店,是不是值得你下个月下功夫拿下的机会店。
容量大的店怎么筛选?本品店占率低的店怎么筛选?不可能靠计算器啊,还得EXCEL设公式,排序、条件格式、然后一键生成。
模型九:品项占有率洼地
PART NINE
第九个数据模型:品类占有率洼地。跟第八个有点像。
到了店里面,你除了问“你们店里纸品总共能卖多少啊”?再延伸问问:“这中间,纸尿裤能卖多少?卫生巾能卖多少?生活用纸能卖多少?”
这就是这个店“品类容量”。
品类容量是可以确认你在店内的主攻方向,比如这个店一个月纸品总共能卖两万块,其中纸尿裤卖2000多,四个厂家在竞争。生活用纸能卖6千多,卫生巾能卖12000多,也是四个厂家在竞争。
那么,你在这个店里,买纸尿裤的堆头,做纸尿裤的促销,就没什么意义啊——他店里所有纸尿裤总共的容量是2000多元,还四个厂家瓜分。你投的陈列费促销费都赚不回来吧。
接下来,用你的本品卫生巾销量/生活用纸销量,除以店的卫生巾/生活用纸容量,就是你的“品类店占有率 ”啊。
刚才说了,这个店生活用纸容量是6000多块,但是算下来,你在这个店的生活用纸“品类店占有率”已经达到60%多了,这代表什么,没什么空间了,你不可能占100%啊,除非你签订专卖!
而卫生巾的总容量18000多块——品类容量大,而且你的卫生巾品类店占有率低,才百分之十几,远远低于你的品牌占有率,也低于你的生活用纸品类店占率,说明什么?不用犹豫,这个店要跑量,肯定是买卫生巾的堆头、促销卫生巾、给这个店的导购增加卫生巾产品的任务和提成嘛。
这就是第九个数据模型:通过品类占有率洼找到自己的主攻品类目标。
结束语
今天这堂课讲的是“9个数学模型,筛选动销机会店”。
首先,我跟您讲了一个观点,就是”铺货率绝对不是越高越好,要把货铺进能动销的店,要精准铺货”。
然后,讲了九个数学模型:
模型一:新品相关品种业绩好的店
模型二:经销商的相关品种业绩好的店
模型三:增量最大的店
模型四:活跃客户&僵尸客户
模型五:上升趋势店
模型六:本品客情好的店
模型七:品项结构好的店
模型八:占有率洼地
模型九:品类占有率洼地
这九个数学模型,都要用excel技能,在经销商电脑里去筛选,筛选最容易成交和动销的网点,精准铺货,集中优势资源,在机会店打歼灭战。